首页 /  经验 /  武夷山山场特点

武夷山山场特点

昵茶网
发布时间:

岩茶主产于武夷山风景区丹霞地貌内,土质肥沃,溪谷纵横,生态环境复杂,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山场,其中代表性的便是“坑、涧、岩、洞“,多“重水”,“峰”、“岩”的茶大多“主香”,光照多的地方,茶偏高香,水较薄,而偏阴凉的地方做出的茶品甜度好、茶水厚重,香气不张扬,但均有显著岩韵特征。

什么是武夷岩茶

岩茶是在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产区划分

《武夷岩茶》标准(GB/T 18745-2002)将武夷岩茶产区划分为名岩区和丹岩区。

武夷岩茶名岩产区为武夷山市风景区范围,区内面积70平方千米,即东至崇阳溪,南至南星公路,西至高星公路,北至黄柏溪的景区范围。

丹岩产区为武夷岩茶原产地域范围内除名岩产区以外的其他地区。

2006年,新版《武夷岩茶》标准(GB/T 18745-2006)将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限于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域范围,不再对武夷山境内产区进行划分。

而民间则将岩茶划分为正岩、半岩、洲地、高山、外山。

正岩区:茶园土壤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风化火山砾岩、红沙岩、页岩组成。

半岩区:茶园土壤成土母岩风化程度类似正岩区夹有半风化母岩及石砾。

洲地:茶园土壤大多为三条溪流(崇阳溪、黄柏溪、九曲溪)靠武夷岩两岸的冲击土。

高山:半风化母岩及石砾的土壤条件加之独有的高山区域小气候条件。

外山:非武夷山境内茶园,土壤大多为红壤土、黄壤土。

武夷岩茶名岩产区

以著名的“三坑两涧两窠”——慧苑坑、大坑口(倒水坑)、牛栏坑、流香涧、悟源涧、竹窠、九龙窠”为代表,还有慧苑岩、天心岩、马头岩、三仰峰、水帘洞等。

土壤含砂砾量较多,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50%左右,土壤通气性好,有利于排水,且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温变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均略小于外界。

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条件好,土层厚,富钾、锰,土壤酸度适中,土壤多砾质土壤。

(慧苑坑)

(慧苑坑)

1、慧苑坑(水仙、铁罗汉、肉桂)

玉柱峰北麓,海拔262m。呈西南-东北走向。

慧苑坑是武夷山岩茶区中核心地带,坑长近二公里,土质优良,区域小气候小环境是正岩产茶区最优质的,造就了该区域的茶叶有卓绝的品质。

三坑两涧中区域最大,在牛栏坑的北侧平行线上,是武夷岩茶的重要产地,内鬼洞、外鬼洞和竹窠分布在它的两侧。

史上传说中的八百名丛出自这里,目前仍有铁罗汉、白鸡冠、白牡丹、醉海棠、白瑞香、正太阴、正太阳、不见天等珍稀名丛。

坑内的水仙以高丛居多,古井老丛更是八面威风,口感相当震撼,霸气不让顶级肉桂。

(牛栏坑)

(牛栏坑)

2、牛栏坑(肉桂、水金龟)

位于章堂涧与九龙窠之间,主要为西南-东北走向。

牛栏坑涧谷土质肥沃、日照较短,所产之茶香气饱满,齿颊生津。

沿涧有石砌磴道,原是通往天心岩的重要通道。

涧谷南侧为杜辖岩北壁,有“虎”、“寿”等摩崖石刻。

3、倒水坑(水仙、肉桂、名枞)

天心寺的东南边,海拨243m。地势呈东高西低。

一条横贯东西的峡谷,连接天心岩和崇阳溪的水系,坑涧内茶园广布,光照充足。

大坑囗为九龙窠、倒水坑、天心岩一带的溪水干流,溪流也带来上流的肥沃土壤,养料充足,所以植茶树无需施以肥料。

4、流香涧(水仙)

玉柱峰与飞来峰的西麓,毗邻慧苑坑,海拔280m。

涧水流势趋向西北,倒流回山,其间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

山涧往北一折,即为清凉峡。茶生长这有流香之韵,令饮者过齿难忘。“一入清凉境,三伏炎全消”

5、悟源涧(水仙、肉桂)

马头岩南麓,海拔342m。

三仰峰诸多山头流出的小溪流汇集到马头岩,形成涧的源头,注入到山脚兰汤村,最后汇入了九曲溪。涧内老茶树众多,奇花异草,山泉水清澈甘甜。

本文由昵茶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全文
昵茶网合作伙伴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