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茶器 /  盖碗进化史:盖碗喝茶VS盖碗泡茶

盖碗进化史:盖碗喝茶VS盖碗泡茶

昵茶网
发布时间:

一身雍容华贵的首饰,纤细的手指轻拂精致的盖碗,平稳端起,用杯盖拨弄两下茶汤,小嗦一口,再平稳的放下。一捧一刮,微微摇头,既是修养又是身份的象征。这是清宫剧中时常出现的场景,尤其是皇宫内院、大户人家都会直接使用盖碗喝茶,而从不用杯子。只有江湖路边的野摊儿,衣衫褴褛的路人,才会用茶壶将茶汤倒在粗碗里喝,或许连喝茶也称不上,只是解渴。

可是对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而言,盖碗是和紫砂壶一样重要的泡茶工具,茶杯茶碗才是喝茶的工具。于是乎每次古装剧热播的时候,总有人说,“盖碗应该是用来泡茶的,并不是直接用来喝茶的,道具组也太不走心了!”可是几乎所有的清宫剧,都用的是盖碗喝茶,难道是所有的道具组都不够用心?

官窑青釉盏托

盖碗的前身叫做盏托或者托子,相传于唐朝被发明出来。宋朝《演繁露》记载:托盏始于唐,前世无所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像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寘盏于蜡,无所倾侧,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说的是西川节度使崔宁家的大小姐嫌茶碗烫,所以就将碗粘到碟子上。这便是盖碗的雏形。

但到了宋代,“全民斗茶”的文化氛围导致了托盏的进化停滞,因为用黑釉斗笠盏点茶的人们,几乎用不到托盏。直到明朝朱元璋废团茶,点茶、煎茶法的失宠,越瓯、建盏一类的茶器也随之没落。这时候的盖碗才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到明末清初,为了除尘和保温,盖碗又加了盖,才成了现代意义上的“三才碗”。所以如果在清初以前的古装剧中看到用“三才碗”喝茶,那大概就是不太符合历史的了。

盖碗的诞生同时还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盖碗文化”,比如说茶盖朝下靠茶船就是说“请给我加水”,茶盖上放树叶或者毛巾,意思是“暂时离开一会儿,请不要收拾”,而当茶盖朝上放进碗里的时候,则说明客人不喝了,可以收拾了。

黛玉喝茶

盖碗的命运一波三折,民国以后,因为盖碗的容量小,人多的时候添水换茶的场面非常混乱。当时景德镇里有人发现了出口欧洲的马克杯,于是就根据马克杯加以改造杯型,并且加了个盖子,利于保温,这就是后来在会议场合经常见到的“中山杯”。

这时候盖碗直接喝茶的功能基本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泡茶分茶的功能却开始慢慢显现。比起茶壶,盖碗的好处是更加容易清洗,碗口大,利于散热,成为人们热衷的泡茶工具。

去年冬天的时候在成都人民公园闲逛,惊喜的发现这里还保留了传统的“盖碗茶”。茶论碗算钱,一碗就是一盖碗,一碗茶配一把充满了历史气息的暖壶,“自主续杯”。点上一杯特色的“碧潭飘雪”,不需要像宫廷剧中那样正襟危坐,只需要选择最舒适的姿势,一只手端起茶船,一只手用茶盖划两下,听着颇具地方特色的川剧,也学着人家摇晃两下到脑袋,好不惬意啊!

本文由昵茶网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阅读全文
昵茶网合作伙伴
搜索